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 (“中國網事”記者) 記者在各地調研時,不少基層幹部反映雖然中央和省級會議明顯減少,但基層“會多會長”之風仍大行其道。這些會議不僅占用大量工作時間和精力,也大大增加財政負擔,還成為一些領導幹部“以會議落實會議、傳導壓力、分攤責任”的手段,極大助長了新的形式主義。他們建議中央應像抓反腐一樣整頓會風,讓基層幹部真正有時間、有精力工作。
  多數時間在開會 哪有精力去工作
  中央和省級的會減少了,但基層仍然會多、會長、會濫,不僅勞民傷財,還大大擠壓了基層幹部的時間和精力去乾正常工作。
  廣東番禺一位幹部說,八項規定出台後基層多數工作變化都很大,只有文山會海頑疾不除,不少地方甚至絲毫未改。還有幹部私下裡反映工作日里幾乎半數時間以上在坐會,“真到了疲於應付的程度,乾點正事的時間都沒有。”
  北方某省一位縣級幹部告訴記者,今年前七個月粗略算他參加了130多個會,有時一周七天天天有會。記者採訪途中電話過十餘位領導幹部,基本上都在開會。
  沒價值的會還在開,該取消的沒取消,該合併的沒合併。本來能視頻開會的,卻非要求驅車趕來,鄉到縣、縣到市、市到省,近則三五十分鐘,遠則三五個小時,開完會抱一堆材料再打道回府,實在是長途跋涉、勞民傷財。還有的會一開幾個小時,虛話套話多,沒有任何實質內容可言。
   會多會濫滋生官場“新形式主義”
  基層領導為什麼喜歡開會?除了過去工作慣性使然,還與部分幹部“怠政惰政”密切相關。內蒙古、河北、廣東一些幹部認為,現在一些領導幹部喜歡開會,本質上更是為了“傳導壓力、分攤責任”,是一種新的形式主義。通過開會這種形式,主管領導就可把工作交給別人乾,自己高高在上,幹得不好,責任是別人的;幹得好,功勞是自己的。實際上是以會議落實會議,以會議推卸責任。
  “搶領導,抬規格。”這也是會多的原因之一。一位縣委書記說,各局有會往往先找書記、縣長,然後才是主管領導,主要領導沒時間就等著,甚至一推再推。
  許多幹部反映,大家並不是煩開會,煩的是務虛的會、扯閑天的會。有的“無會周、無會月”都流於形式,之後會議反而更多更長。
  創新會議形式 提升基層幹部執行力
  面對基層的會議亂象應該如何整治呢?河北、廣東幾位幹部建議,除了經濟工作會等程序性會外,層層傳達的大會、不相關部門集中度高的大會應儘量少開。另外應該充分利用當前電子政務方式,推動和擴大“綠色辦公”模式,在不涉密的情況實現會議和文件電子化。
  多地基層幹部還建議,基層是落實單位,應多開碰頭會、協調會,多開乾具體事、解決具體矛盾的會。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把時間放在實際工作上,解決前進和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。
  為遏制“文山會海”,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些辦法和措施,規定了無會月、會議內容和字數等限制,但由於措施寬泛,過於原則和籠統,缺乏懲處力度,反而落實不力,甚至助長會多之風。因此,應該出台更細化的政策,在具體上找落腳點。同時,還要從思想源頭上扭轉基層官員的形式主義之風,多下下基層瞭解民情,多辦辦實事順應民意方為上策。
  廣東、內蒙古等地的幹部還建議,中央治理會風頑疾應像治理吃喝一樣,從“斬斷會議經費”入手,嚴格報批手續,加大會議審批程度。會議費不能報銷,會議數量也能立即降下來。對違反規定的人則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,讓部分以會為生的領導幹部得到懲處。(文中採訪幹部均要求不具名)(記者楊守勇、葉前、鄒儉樸、蘇曉洲、凌軍輝、楊玉華、胡錦武、李鵬翔、傅勇濤)
編輯:SN091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srstc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